小班教育论文|教育随笔:多角度了解孩子
2023-10-08 15:39
这句话我不知道谁说过。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。理解这本书并不容易。也只有爱过的人才会明白。作为老师,我们应该给这些孩子更多的“爱”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理解它们。然而,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,我有时还是会因为主观原因而无法正确理解孩子。我经常因为几个原因给孩子贴上标签。其实,我们要善于从多方面观察孩子,了解孩子,认识孩子。这样你就会找到一个不同的孩子。
这是有一天我们班放学后的场景:“老师,我来分一下吧!”放学的时候,我拿着接送卡匆匆走在孩子们中间,就听见赵**在我身后小声说话,我回头一看,她正张开两只小手,抬头看着我,等待我的回答。 “好的!”我一边说着,一边将几张提卡放到了她的小手里。收到提货卡后,她立即开始“忙碌”。
说起赵**,她在我们班确实不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孩子。刚进幼儿园的时候,她顽皮好动的性格着实让我和班主任很头疼。慢慢地,我发现赵**并不像很多调皮的孩子,像一个只知道玩,不学知识的“小霸王”。她顽皮好动,但也非常聪明好学。当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、发书、教孩子们唱歌时,她一改平时调皮好动的性格,安静地听讲,认真学习。不仅如此,赵**这个孩子还很喜欢“出来”。当老师带孩子们复习以前学过的歌曲时,她站在前面,面向大家,给其他孩子看;当我带孩子们结束户外活动回到教室时,她站在门口,像老师一样抚摸着孩子们的衣服,让他们一一进去,尽管这常常让很多胆小的孩子不敢进教室;当我们开始吃饭的时候,她跑过来喜欢帮老师阿姨发娃娃和筷子。
意识到这一点后,我和班主任不再认为她不听话、违反纪律,而是总是满足她的“小小的虚荣心”。结果,她明显比以前听话了。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一句话:“谢谢您,老师,您很幸运。”一天早上,我像往常一样站在班级门口迎接孩子们走进幼儿园。 “老师,妈妈今天没时间给我梳头。”旁边的赵**披着头发说道。 “那老师,帮您梳一下头发吧。”我笑着说。我拉着她的小手,走到教室给她编辫子。当我正要离开的时候,走到门口时,她甜甜地说:“谢谢您,老师,您真幸运。”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惊呆了。我做了几年幼儿园老师,帮孩子们梳头、穿外套、戴帽子、系鞋带。赵**是第一个对我说谢谢的孩子,说辛苦了。这几句话也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了很久,我认识了这个顽皮好动但又聪明好学的孩子。看到孩子们的进步,我感到非常高兴。